影響金礦浮選工藝的因素
2015-10-15 來源:鑫海礦裝 (12607次瀏覽)
自然界中金雖然以單質(zhì)形態(tài)存在,但是金通常與礦石中的其他礦物有著復雜的伴生關系,由于礦物粒度與伴生關系等原因有時常規(guī)的物理分選法已不能勝任金礦的選別,于是利用礦物表面疏水性的差異來進行礦物的分選成了黃金選廠常用的選礦工藝。通常影響金礦浮選工藝的因素有許多,如粒度、浮選藥劑制度、礦漿濃度、浮選時間、攪拌強度、充氣量、礦漿溫度等,要想取得較好的浮選效果就須保持各項參數(shù)為浮選工藝的合理值。
1、粒度
金礦浮選工藝中磨礦細度取決于金的堪布粒度,過大或過小都會影響最終的浮選效果。粒度過大一方面金可能未達到單體解離,所得精礦品位低。另外由于氣泡的承載的限制、粗粒吸附性差與粗粒與氣泡接觸概率小等原因,過大的礦粒不利于氣泡將其浮起,這部分金礦隨著底流損失。同時礦粒太小也不利于浮選,磨礦細度過大會導致礦漿中難免離子增多,難免離子與目的礦物在氣泡表面形成競爭吸附,降低浮選效率。細粒礦物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和表面能,對藥劑的吸附能力強,因此粒度過小將導致金礦浮選工藝的藥劑消耗量增大。
2、藥劑制度
金礦浮選工藝的藥劑制度指的是指所用藥劑的種類、藥劑用量、添加藥劑的方式、添加藥劑的順序等。浮選是通過藥劑與目的礦物發(fā)生選擇性吸附來增大目的礦物與脈石礦物表面疏水性的差異,疏水性大的礦物吸附在氣泡表面隨氣泡上升浮出,進而完成礦物的分選。藥劑是改變疏水行的關鍵,因此藥劑制度對浮選尤為重要。
3、礦漿濃度
礦漿濃度指的是礦漿中固體的含量,通常用通常是指礦漿中固體(礦物)與液體(水)的質(zhì)量(或體積)之比,用液固比或固體質(zhì)量分數(shù)來表示。礦漿濃度影響著金礦的回收率、精礦質(zhì)量與藥劑用量。
4、 浮選時間、攪拌強度、充氣量、礦漿溫度
這些因素在浮選過程中也影響著最終精礦的質(zhì)量,不同的金礦石這些參數(shù)一般不同,須通過選礦實驗來確定。
影響金礦浮選工藝的因素除了以上提到的還有很多,如浮選用水的PH、硬度、廠區(qū)空氣含氧量等,在工藝設計前須在準確的基礎資料上進行選礦實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