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金碳電解工藝流程介紹(附工藝流程圖)
2024-04-29 來源:鑫海礦裝 (848次瀏覽)
什么是載金碳電解工藝?
載金碳電解工藝是氰化提金流程中的主要流程,無論是碳浸法還是炭漿法提金,過程中利用活性炭吸附金(金會被吸入到活性炭的孔隙中),這時,吸附金的活性炭則被稱為載金碳,然后將載金碳通過電解方法將金解析出來的過程就是載金碳電解工藝。
載金碳電解工藝方法
載金碳及礦漿通過提炭泵或空氣提升器揚送到炭分離篩(一般為直線振動篩),在篩上用清水沖洗,將炭與礦漿分離,載金碳進入儲炭槽,礦漿和沖洗水進入第一段吸附槽。目前,常用的載金碳的解吸方法有高溫高壓解吸法、常壓加溫解吸電解法、加溫加壓解吸電解法和酒精解吸電解法。
高溫高壓解吸法:在解吸體系中加入易被活性炭吸附的陰離子將Au(CN)2-置換出來,實現(xiàn)金的解吸;解吸載金炭得到的貴液通過電離法回收獲得固體金。
常壓加溫解吸電解法:在溫度80-95℃,常壓條件下(1個大氣壓),用NaCN和NaOH做解吸藥劑,電解時間在50-70h。常壓加溫法電解時間較長,生產(chǎn)能力偏低(解吸率、電解率都低)且生產(chǎn)成本高。
加溫加壓解吸電解法:在溫度105-130℃,壓力0.15-0.3MPa的情況下,采用NaCH和NaOH做解吸藥劑,解吸時間30-48h,解吸率可達85-98%,電解率≥98%。但該方法與常壓加溫法一樣,效率低、時間長,成本高。
酒精(醇類)解吸電解法:在溫度80-85℃常壓下,采用15-20%的酒精和NaOH、NaCH做解吸藥劑,電解時間12h。該流程的主要缺點是酒精易揮發(fā)、易燃,不利于安全生產(chǎn),且生產(chǎn)能力小,生產(chǎn)成本高。
載金碳電解工藝流程
先將金礦石碎成細小顆粒,可通過破碎手段或者磨礦手段完成,因為碎后的金礦顆粒更容易與電解液(電解液是一種含金離子的溶液)接觸,提高其分離效率,該環(huán)節(jié)也可稱為金預處理。
進行預處理后的金顆粒直接給入振動篩進行篩分,篩上物進入儲碳槽中,儲炭槽設立在解吸柱的上端,連接閥門打開后,加入到解吸柱中。而粒度較小或不適合進入解吸流程的礦粒被篩下后收集。
金粒給入解吸槽后加入解吸液(水和氫氧化鈉),根據(jù)載金碳規(guī)模進行配比后,液體高度達到距離液面頂端30-40公分左右后,液體自流進循環(huán)泵,經(jīng)泵給入到加熱器中進行加熱,至150℃。待溫度加熱后液體到達解吸住底部,由下方進入并與載金碳混合,經(jīng)過碳層漫浮,由溢流管溢出,溢出后的液體給入至過濾器中,濾掉雜質(zhì)及泥漿等,然后給入電解槽進行電解,過程中當電解槽中的液體載滿后,解吸槽閥門自動關閉,不再注入液體。電解槽中的溢流再進入循環(huán)泵,整個過程需要循環(huán)6-8h。
當溫度降到110℃左右后,電解槽開始通電,還原出金泥。結束這個過程之后,可以把炭放出,此時的炭已經(jīng)不是載金碳了,會回到吸附流程中繼續(xù)工作,而電解槽中沉積下來的就是金泥。
將析出的金屬金從電解槽中取出,經(jīng)過后續(xù)的處理和精煉,最終得到純凈的金。這些處理和精煉的步驟可以包括溶解、過濾、沉淀、熔煉等。
載金碳電解工藝優(yōu)勢
載金碳電解工藝對金的分離效率高;是一種環(huán)保的金礦開采方法,其藥劑用量少,環(huán)境污染小;還可對金中其他有用金屬進行回收,如如銀、銅等。
以上便是載金碳電解工藝及流程的介紹,雖然該方法是獲取金的一種重要手段,但實際選礦廠中還需根據(jù)金的礦石性質(zhì)來決定適合的工藝流程,除了載金碳提金外還有浮選提金和重選提金等工藝,具體如何選擇,需先進行選礦試驗分析,然后設計適合的提金工藝,同時,還可根據(jù)工藝方案,配置成套的金礦選礦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