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7 來源:鑫海礦裝 (1409次瀏覽)
隨著國際社會的迅速發(fā)展,黃金的價格不斷攀升,對金的需求量也逐年遞增。除了不斷尋找和開發(fā)利用新的金礦資源來滿足市場需求之外,還應改進現(xiàn)有的黃金選礦技術,提高現(xiàn)有金礦資源的利用率。自然界中存在的不同種類的金礦石類型,它們采取的提金工藝也不同,常見的提金工藝主要有重選、浮選、堆浸、氰化和非氰化的無毒工藝等。常見的黃金選冶工藝流程除了重選、浮選這樣的單一流程外,還有重+浮選、混汞+浮選、浮選+氰化等工藝。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常見的提金技術。
浮選是黃金生產中選別硫化礦應用較廣泛的選礦工藝之一,主要用于處理較細浸染的脈金礦石。浮選時,金元素進入銅、鉛精礦中,所以需要從這些精礦中提取金。浮選是對原料中含有色金屬的礦石比較經濟合理的選礦工藝。雖然浮選法可以實現(xiàn)多種金屬的回收,但是對氧化礦不能進行有效的的回收,并且對粗顆粒金捕收也比較困難。浮選過程中的浮選設備的選用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柱式浮選槽的應用與傳統(tǒng)浮選槽相比,浮選柱可以提高回收指標,降低投資和生產成本等。另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就是浮選藥劑,高效黃金浮選捕收劑的研制并組合用藥可以發(fā)揮多種藥劑的協(xié)同效應。在原有藥劑中引入新的活性功能團以強化藥劑功能,改善和增強藥劑使用效果.調整礦漿狀態(tài)等是浮選藥劑應用研究的發(fā)展方向。
氰化法適應性強且工藝成熟.是從金礦石中提取金的主要方法之一。從金的浸出液中提金的方法較多,有炭漿法(CIP)、炭浸法(CIL)、堆浸法及樹脂礦漿法。炭漿法、堆浸法是目前國內外工業(yè)中的主要的應用方法。
氰化法提金是將含金礦石先破碎和磨礦之后進行氰化浸出。浸出一段時間之后,添加活性炭來吸附礦漿中的金離子,吸附完成后的載金炭需要進行清洗與解吸成為貴液和解吸炭。貴液經過電解產生金粉.進而熔煉成金錠。
炭漿法最突出的特點是取消了濃縮、過濾和洗滌等固一液分離作業(yè),它具有占地面積小,設備投資少的優(yōu)勢,但全部礦漿在吸附前通過24目篩網,部分金無法回收被磨損的細粒炭上,并且操作較鋅粉置換法復雜。
混汞技術作為回收黃金最古老的選別方法之一,在回收解離單體自然金(尤其是粗粒金)方面有其獨特之處。礦漿中金粒會被液態(tài)金屬汞選擇性濕潤,然后與其他金屬礦物或脈石礦物分離,之后以汞高形式回收并蒸餾分離獲得金的技術是混汞提金技術。此工藝具有工藝簡單、成本低、可降低尾礦中金的損失等優(yōu)勢,但同時由于汞有劇毒,對環(huán)境污染嚴重.對人體健康十分不利,所以這種方法應用較少。
氯化法是使用最早的化學提金辦法,隨著技術的發(fā)展,氯化提金法又可以分為高溫氯化揮發(fā)培燒法、電氯化浸出法。氯化法浸出速度快,能使劫金的碳質物質失去動活性,但是若原料中存在還原物質(硫化物),便導致氯氣消耗量太大,另外酸性含氯溶液有極強的腐蝕性,故對設備有較高要求。
樹臘法適于處理粘土型.含泥量較大的金礦石及傳統(tǒng)氰化——鋅置換法難以處理的含石墨、瀝青、頁巖、氧化鐵等天然吸附劑的金礦石和砷金等復雜礦石.也適于處理焙燒后的含金黃鐵礦以及堆浸的低濃度含金液載金能力比活性炭高。在常溫常壓下能有效解吸.且可再生。樹脂比活性炭有更高的載金容量和吸附速度,機械強度高、耐磨損和抗擠壓,不易被有機物、黏土所污染,且樹脂不吸附礦漿中的鈣,對處理有機物、泥質、炭質和砷礦物的礦漿,樹脂礦漿法比炭法好,生產成本較低。含吸附金的物質(如含炭物質為粘土礦石)的礦石用離子交換法效果較好。但缺點是樹脂選擇性比活性炭差,粒度細、密度比活性炭小、耐磨性差,容易吸附在礦漿表面,因此.含有其他金屬氰絡合物離子多的礦漿宜采用炭漿法處理。
當前存在的最大問題是難浸礦石的處理,目前其處理方法主要是經過焙燒、加壓或化學氧化后氯化浸出。焙燒法環(huán)境污染嚴重。加壓或化學氧化后的浸出效果不佳。隨著難處理礦石的不斷增加.聯(lián)合流程選金工藝和預處理技術將會繼續(xù)發(fā)展.其應用將日趨廣泛。
下一篇: 金選選礦廠所需設備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