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礦選礦】碳酸鹽型磷礦浮選工藝方法
2024-05-14 來源:鑫海礦裝 (357次瀏覽)
磷礦是化肥及化工行業(yè)重要的礦物原料,是國家戰(zhàn)略性礦產資源。而碳酸鹽型磷礦是常見的獲取磷的礦產資源,但該類型礦物中MgO、CaO和CO2的含量普遍偏高。若想獲得較理想的制酸、制肥的合格磷精礦,需進行除碳酸鹽處理,目前常用的磷礦除碳酸鹽的方法是反浮選工藝,下面我們以某碳酸鹽型磷礦為例來介紹其選礦工藝方法。
一、碳酸鹽型磷礦礦石性質
該磷礦石屬于沉積型磷塊巖,礦石的結構構造主要為磷質砂屑結構,膠狀結構以及由白云石組成的細晶~微晶結構;條帶狀、塊狀構造。磷塊巖中含磷礦物主要是泥晶磷灰石(膠磷礦),脈石礦物主要是微晶白云石和泥晶方解石,少量的石英、粘土礦物以及微量的碳質物和鐵質氧化物等。
泥晶磷灰石:在單偏光鏡下呈深灰色,正交偏光下顯弱非均質性。通常為隱晶質集合體,由泥晶磷灰石組成的集合體顆粒以次棱角狀砂屑為主,其次還有磷質鮞粒、磷質團粒、磷質團塊、磷質生物碎屑等,磷質砂屑粒徑一般在0.1~0.2mm。磷質鮞粒直徑在0.2~0.6mm,磷質團塊1~2mm。與泥晶磷灰石伴生的還有微量的粘土礦物、泥晶碳酸鹽礦物、鐵質氧化物和碳質物等雜質。
白云石:鏡下呈細晶~微晶集合體,以膠結物的形式分布于磷質砂屑、磷質鮞粒的孔隙中,或以條帶的形式構成白云質條帶狀磷塊巖。
方解石:鏡下為泥晶細粒集合體以填隙物基質的形式嵌布于磷質砂屑的孔隙中。石英以自生石英或粉砂的形式散布于白云巖中。粘土礦物呈隱晶質微粒集合體散布于白云巖內,或以雜質的形式混入泥晶磷塊巖中。
二、碳酸鹽型磷礦反浮選工藝方案
反浮選工藝是將碳酸鹽脈石礦物浮起,以降低磷精礦中的鎂含量,而分段加藥流程,能夠較好的剔除碳酸鹽礦物,獲得含鎂較低的磷精礦;粗選段尾礦采用多段掃選流程,能有效降低尾礦中磷的流失,以提高磷的回收率。
三、該碳酸鹽型磷礦反浮選工藝流程
通過大量探索試驗,為該礦設計了粗選三段加藥,三次掃選的反浮選工藝流程。浮選前將含碳酸鹽磷礦進行碎磨,使其磨礦細度為-0.071mm(-200目)66.4%,然后利用磷酸做為反浮選的抑制劑回收磷,最終可獲得P2O5品位為32.91%,MgO為0.92%的優(yōu)質磷精礦,P2O5回收率為92.88%,MgO排除率達83.33%。
上述以某碳酸鹽型磷礦礦石性質,浮選方案及浮選流程進行了介紹,在實際選礦過程中,如何獲得理想的磷精礦,其工藝方案的選擇尤為重要,因此建議進行選礦試驗分析,從礦石性質及各方面進行剖析,然后設計適合的工藝方案,方能獲得理想的磷精礦。
文章內容摘自:碳酸鹽型磷礦的反浮選工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