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斜管濃縮機工作原理
2015-10-13 來源:鑫海礦裝 (10886次瀏覽)
我國老型選煤廠普遍采用普通濃密機、沉淀塔與煤泥池等,采用這些設備存在沉淀效率低的問題,為滿足生產需要這無疑會增大沉淀面積,基建投資提高,并加大了對環(huán)境的污染。而高效濃縮機具有在有限的空間內增大沉淀面積,縮短顆粒沉降距離與營造層流沉降環(huán)境等特點,下面我將介紹一種高效斜管濃縮機。
沉淀同樣濃度的料漿,試管A豎直放置,其沉淀面積僅為圓形橫截面積。試管B傾斜放置,其沉淀面積為一橢圓遠大于試管A的沉淀面積。試管A中的液表顆粒沉淀距離為H,而試管B中液表的顆粒先沉降在試管壁上然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試管壁下滑,最終到達試管底部,其沉降距離為H1。從圖中可知H1小于H,這使得傾斜放置的試管沉淀效率將比豎直放置的試管A高。高效斜管濃縮機就是運用了這一原理來達到增大沉淀面積、提高沉淀效率的目的。
高效斜管濃縮機內斜管塊體的兩片相鄰傾板,濃縮機內某顆粒在自身中重力的作用下豎直向下運動,其豎直方向上的速度V可分解為平行于斜板Vsinα與垂直于斜板Vcosα的兩個分量。顆粒以速度Vcosα靠近并沉降在斜板上,斜板表面的顆粒在重力作用下沿斜板向下運動,最終達到斜板底部完成沉降過程。從圖中可知顆粒的上限沉降距離S小于斜板長度L,這有利于沉降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斜管的水力半徑大大的降低,由Re=vR/r可知在雷諾數(shù)Re減小后流體更加接近層流,為提升上升水流流速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沉淀到底部的顆粒由設備底部錐角集中到中部并由泵輸送到下段作業(yè),而澄清水則不斷上升,最終進入溢流槽并返回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