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濃縮機操作規(guī)程中絮凝劑的研究
2016-03-25 來源:鑫海礦裝 (13885次瀏覽)
高效濃縮機是當今根據(jù)傳統(tǒng)濃縮機進行改造的,應用比較廣的一類濃縮機。改造之后的濃縮機通常會有自動加藥系統(tǒng),加入的藥劑一般是絮凝劑等改善水質、加快絮凝效率的藥劑。本文將對高效濃縮機操作規(guī)程中絮凝劑的研究進行介紹。
關于高效濃縮機設備操作規(guī)程中絮凝劑的研究,有人對一種具有高效絮凝性能和脫水性能的新型淀粉絮凝劑進行了研究。該絮凝劑名稱為STC-g-PDMC,是淀粉通過嫁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銨(DMC)這種單元結構所得到的應用在廢水處理和污泥脫水過程的一種高效絮凝劑。該絮凝劑在合成過程中以過硫酸鉀為引發(fā)劑,丙酮、乙醇用于合成過程中共聚物的沉降和純化并以此削弱合成過程的毒性。他們利用了紅外光譜分析(IR)、核磁共振、X射線衍射、熱重分析、元素分析等手段對該嫁接后共聚物進行表征分析。經過與淀粉和聚丙烯酰胺進行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該新型絮凝劑絮凝性能超過了以上兩種傳統(tǒng)絮凝劑,在低濃度下主要通過電荷中和方式進行絮凝,是一種新型的、應用前景好、綠色環(huán)保的一種良好應用于廢水處理和污泥脫水的藥劑。還有人對木薯淀粉嫁接聚甲基丙烯酰胺(PMAM)共聚物作為絮凝劑進行研究。木薯嫁接PMAM共聚物是通過自由基引發(fā)的聚合反應合成的,主要測試其作為絮凝劑的性能。經過測試,其較高的嫁接率和單體轉化率分別是79.9%和78%。通過紅外光譜分析、X射線衍射分析、掃描電子顯微鏡、示差掃描熱量分析、熱重分析等測試方式來表征該共聚物。在該共聚物上的PMAM單分子鏈平均重量范圍是15.9~30.8×105g/mol。嫁接后的淀粉和天然淀粉相比具有更高的粘度和糊穩(wěn)定性。絮凝性能研究表明了該共聚物在絮凝性能方面是優(yōu)于木薯淀粉和PMAM的。作為紡織上漿劑,應用該共聚物生產的棉紗的抗拉性能有了明顯提高(104MPa),而天然淀粉只有34MPa。
高效濃縮機操作規(guī)程中絮凝劑的添加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如果使用恰當?shù)脑捘軌蛴泻芨叩慕洕鷥r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