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鎢礦的選礦方法介紹
2024-09-25 來源:鑫海礦裝 (622次瀏覽)
我國的白鎢礦床多為夕卡巖型,其嵌布粒度較細,常與多種鉬鉍等硫化礦伴生或共生.根據礦石類型的不同可以將白鎢礦分為白鎢-石英(或硅酸鹽礦物)型和白鎢-方解石-螢石型兩大類,前者白鎢較容易回收,而后者白鎢因其礦石性質較復雜,選礦難度也有所增加,主要是由于白鎢礦與其共生的含鈣脈石礦物的可浮性相近,而且鎢礦性脆,因此,在選別時,常以浮選為主。
白鎢礦浮選大致分為粗選和精選兩個部分,粗選段主要是大限度地提高白鎢礦的回收率為主,而精選是得到合格的鎢精礦的關鍵所在,因此為了得到合格的鎢精礦,粗選和精選過程需要嚴格的工藝流程,往往需要多次精選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1、白鎢礦粗選流程
白鎢礦的粗選是大限度回收白鎢,在粗選階段常用石灰浮選法和碳酸鈉法,雖然兩者都是pH調整劑,但其原理卻不相同。
碳酸鈉法:其中Na2CO3既可作為pH調整劑也可作為礦漿的分散劑,還可以沉淀礦漿中對浮選產生不良影響的金屬離子,從而提高鎢礦的浮選指標。
石灰法:其中石灰的作用主要是利用Ca2+在脈石礦物表面的吸附,改變脈石礦物表面的電位,然后添加水玻璃等抑制劑,對脈石礦物進行抑制,從而達到鎢礦與脈石礦物的分離。
2、白鎢礦精選流程
白鎢礦精選的關鍵是大限度地分離鎢礦與脈石礦物,提高鎢精礦的品位,白鎢礦粗選后精選工藝主要有加溫法和常溫法。
白鎢精礦加溫浮選:多適于鈣礦物含量高、鎢含量低的礦山,其方法主要是指粗選而來的精礦進行濃縮,濃縮的礦漿濃度在60%-70%之間,隨后向其中添加大量水玻璃,在高溫下進行攪拌,最后對礦漿進行稀釋常溫浮選.在該過程中,不同的礦物表面具有不同的捕收劑膜解析速度,因此礦物的抑制性也不同,從而達到礦物的分離。但該方法由于需要要加溫,因此其工作環(huán)境溫度高,環(huán)境比較差,成本也高,而且其工藝過程比較復雜,難以操作。
白鎢精礦常溫浮選:常用于石英脈礦山浮選,常以堿性介質(氫氧化鈉、碳酸鈉)進行調節(jié)礦漿,金屬鹽作為活化劑,水玻璃作為抑制劑,采用混合捕收劑完成浮選;此外還可采用水玻璃配合以烤膠、單寧等大分子有機抑制劑作為組合抑制劑,以及混合捕收劑實現(xiàn)浮選。
以上便是白鎢礦中粗選和精選兩種方法的介紹,在實際選礦廠中由于白鎢礦的礦石性質較為復雜,每種工藝的處理條件均不相同,因此建議進行選礦試驗,通過試驗分析設計適合的白鎢礦選礦工藝方案,以提高其選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