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式棒磨機原理(動圖)及內部結構圖
2017-11-10 來源:鑫海礦裝 (56160次瀏覽)
濕式棒磨機是選礦廠中常用的磨礦設備之一,即可作為磨礦階段的粗磨作業(yè),也可作為破碎階段的細碎作業(yè)。目前棒磨機主要以濕式為主,分為溢流型和開口型兩種,其中溢流型應用較廣,而開口型基本以停產。
下面我們來著重介紹濕式溢流型棒磨機的原理與其結構特征,并附原理圖和結構圖!
1、濕式棒磨機原理
棒磨機工作原理是通過異步電動機減速器與小齒輪聯(lián)接,周邊大齒輪在其帶動下減速傳動,帶動回轉部進行旋轉,筒體內裝有磨礦介質—鋼棒,磨礦介質在離心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被帶到一定高度,然后呈拋落狀態(tài)落下,物料連續(xù)地由給料部進入筒體內,被運動介質粉碎,在溢流和連續(xù)給料的力量作用下產品排出機外,進入下一段工序處理。
2、濕式棒磨機結構
棒磨機的結構構成主要由筒體、端蓋、傳動部、主軸承、襯板(筒體、端蓋)、給礦器、給礦口、排礦口等部分組成(下面主要介紹幾個重要部件)。
筒體/筒體襯板:棒磨機筒體由一定厚度的鋼板制成,將其圍成一個圓筒,前后配有進出料口。內部裝有耐磨襯板。筒內襯板由耐磨襯板(耐磨橡膠襯板、鑄鋼襯板、合金鑄鐵襯板等)模壓或壓條制成,耐磨性能根據襯板特性而定,如耐磨、耐腐、耐蝕、減震、防噪等特點。
主軸承:其結構采用全封閉式“搖桿”型自位調心軸承設計,軸瓦中部開設有圓形高壓油腔,軸層巴氏合金層內裝有“蛇形”冷卻水管,供油采用用ZDG-63A型高低壓聯(lián)合泵站,軸承頂部通過潤滑油管與低壓油泵相連,底部有回油管及高壓油管。
傳動部:有大齒輪、小齒輪、傳動軸軸承座、帶油潤滑小齒輪等,大齒輪由兩個半齒輪把合而成,安裝在筒體出料端法蘭上,潤滑裝置控制大小齒輪的潤滑。該裝置根據棒磨機大小齒輪低速、重載、連續(xù)工作的特點和開式傳動而工作,由氣泵、噴嘴、過濾器、閥、儀表、油箱等組成,能定時、定量、定向、自動地將適宜的潤滑劑噴向齒輪工作表面,齒輪的潤滑條件改善,運行壽命延長。
另外,在齒輪罩的下部還裝有帶油小齒輪,以改善大小齒輪間的潤滑狀況。在調試、維護和檢修時,操作更方便。
上述則簡單介紹了濕式棒磨機的工作原理及其結構構成,相信您以對棒磨機有所了解。在棒磨機選型時,需先進行磨礦試驗,根據試驗結果配置適合的棒磨機型號及鋼棒大小、用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