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紅石浮選藥劑類型介紹
2024-09-24 來源:鑫海礦裝 (848次瀏覽)
金紅石是生產(chǎn)鈦的重要原料。我國的金紅石資源絕大部分為細(xì)粒嵌布的低品位原生礦石資源,TiO2含量一般為2%~4%,選礦工藝通常較復(fù)雜,在選礦方面常以浮選作為主要選別方法,而在浮選過程中,藥劑的選擇尤為重要,下面本文將著重介紹金紅石的浮選藥劑類型。
1、金紅石浮選捕收劑
金紅石浮選的常用捕收劑有脂肪酸類,膦酸類,胂酸類和羥肟酸類等。
脂肪酸類捕收劑:有如油酸、亞油酸等,是金紅石等氧化礦浮選的常用捕收劑,突出的優(yōu)點是捕收性能好,但選擇性不理想。
膦酸類捕收劑:有苯乙烯膦酸、烷胺二甲雙膦酸等,是金紅石浮選捕收劑中選擇性較好但合成成本較高的一類捕收劑。其捕收能力隨烴基碳原子數(shù)增加而逐漸增強(qiáng)。其中,苯乙烯膦酸的毒性小,選擇性好,捕收能力較強(qiáng),適用于pH范圍較寬的礦漿,但對含鈣礦物也有較強(qiáng)捕收能力,且價格昂貴、對設(shè)備有腐蝕性,因此國內(nèi)較少使用;烷胺雙甲基膦酸為兩性化合物,具有捕收性能強(qiáng)、選擇性強(qiáng)、藥劑用量少、價格便宜等特點,因此烷胺雙甲基膦酸更適合作為金紅石浮選的捕收劑。
胂酸類捕收劑:主要用芐基胂酸,是金紅石浮選捕收劑中選擇性好但具有毒性的一類捕收劑,由于該類捕收劑具有毒性,通?;夭捎煤纤犷愒趦?nèi)的復(fù)合型捕收劑,以降低胂酸類捕收劑的使用。
羥肟酸類捕收劑:選擇性好、毒性低,但成本較高。主要水楊羥肟酸和烷基羥肟酸等,其中烷基羥肟酸屬螯合劑類捕收劑,選擇性稍差于芐基胂酸、苯乙烯膦酸,但捕收能力較強(qiáng),且水楊羥肟酸具有一定的起泡性,與Pb組合用藥浮選金紅石時,在提高金紅石回收率的同時,可較大幅度降低捕收劑的用量,節(jié)約成本。
2、金紅石浮選調(diào)整劑
金紅石浮選用調(diào)整劑主要是活化劑和抑制劑等。
活化劑:硝酸鉛是金紅石浮選常用的活化劑,對金紅石有強(qiáng)烈的活化作用,對于受抑制的金紅石也有較強(qiáng)的活化作用。
抑制劑:常用的抑制劑有硫酸鋁、六偏磷酸鈉、氟硅酸鈉、糊精、羧甲基纖維素(鈉)等。其中,硫酸鋁能使表面強(qiáng)烈親水,無法與陰離子捕收劑發(fā)生反應(yīng),因此能夠抑制金紅石的浮選;六偏磷酸鈉作為常用的分散劑,可有效抑制碳酸鹽、石英、硅酸鹽等脈石礦物;氟硅酸鈉是使用較為廣泛的抑制劑,可抑制石英、長石、石榴石等脈石礦物,且能夠調(diào)節(jié)礦漿的pH值,但本身具有毒性;糊精由淀粉水解形成,性質(zhì)與淀粉類似,可作為金紅石浮選的抑制劑;羧甲基纖維素(鈉)可作為方解石、白云石、綠泥石、磷灰石、蛇紋石等含鈣礦物或含鎂硅酸鹽礦物的抑制劑。
以上便是金紅石選礦時常用的藥劑類型,在實際選礦廠中,金紅石選礦藥劑類型如何選,需根據(jù)礦石性質(zhì)而定,沒種金紅石礦物類型均不同,因此建議進(jìn)行選礦試驗,通過試驗分析,設(shè)計適合的金紅石選礦工藝,同時根據(jù)工藝類型確定好適合的藥劑類型及用量,以提高金礦石選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