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螢石礦浮選方法都是怎樣的?
2024-11-29 來源:鑫海礦裝 (107次瀏覽)
螢石的主要成分是氟化鈣,主要形成于熱液作用,是熱液脈中的主要礦物,或作為金屬礦石中的脈石礦物出現(xiàn),其礦物成分常半生有釔、鈰、硅、鋁、鐵、鎂、銪、釤、氧、氯等雜質,影響其純度。若想有效除雜,選礦工藝的選擇很重要,本文將著重介紹幾種不同的螢石礦浮選工藝方法。
目前常見的螢石浮選方法主要有脂肪酸類捕收劑浮選法、胺類捕收劑浮選法、選擇性抑制浮選法、加溫浮選法以及捕收劑組合浮選法幾種。
1、脂肪酸類捕收劑浮選法
脂肪酸類捕收劑在礦漿中解離出的陰離子會與螢石和重晶石表面的鈣離子發(fā)生化學反應,在不同的pH值條件下,脂肪酸根離子與螢石和重晶石表面的作用程度不同。若在弱酸性條件下,油酸根離子與螢石表面的鈣離子結合形成油酸鈣,使螢石表面疏水,能夠附著在氣泡上上浮;而對重晶石的作用相對較弱,通過調整pH值和油酸用量,可以強化這種差異,實現(xiàn)分離。
2、胺類捕收劑浮選法
胺類捕收劑在礦漿中以陽離子形式存在,在一定的pH值范圍內,胺離子會吸附在重晶石表面,使重晶石表面疏水而實現(xiàn)浮選。該類捕收劑的吸附過程與重晶石表面的電荷性質和胺離子的濃度有關。而對于螢石,由于其表面性質的差異,在相同條件下對胺類捕收劑的吸附能力較弱,從而實現(xiàn)與重晶石的分離。
3、選擇性抑制浮選法
抑制劑浮選通常分為無機抑制劑浮選和有機抑制劑浮選兩種。
無機抑制劑浮選:以氯化鈣為例,氯化鈣在礦漿中會解離出鈣離子,這些鈣離子會優(yōu)先吸附在重晶石表面,占據(jù)重晶石表面原本可供捕收劑吸附的活性位點,或者與重晶石表面的硫酸根離子發(fā)生反應,形成溶解度較小的硫酸鈣等物質,覆蓋在重晶石表面,從而阻止捕收劑對重晶石的吸附,降低其可浮性,而對螢石的浮選影響較小。
有機抑制劑浮選:糊精等有機抑制劑分子中含有多個羥基等活性基團,這些抑制劑分子通過氫鍵等作用吸附在重晶石表面,改變重晶石表面的親水性和電位等性質,使捕收劑難以吸附在重晶石表面。同時,由于螢石表面性質與重晶石不同,這些抑制劑對螢石表面的吸附較弱,從而實現(xiàn)選擇性抑制重晶石浮選的目的。
4、加溫浮選法
加溫會改變礦物表面的水化膜厚度和性質。對于螢石和重晶石,在溫度升高時,它們表面的水化程度、與藥劑的吸附平衡以及表面活性等都會發(fā)生變化。例如,溫度升高可能會使螢石表面對捕收劑的吸附能力增強,而重晶石表面對捕收劑的吸附能力減弱或者對抑制劑的吸附能力增強,從而改變二者的可浮性差異,實現(xiàn)浮選分離。
5、組合藥劑浮選法
捕收劑組合浮選:不同類型的捕收劑具有不同的化學結構和對礦物的作用方式。當它們組合使用時,一種捕收劑可能會優(yōu)先吸附在螢石表面,增強螢石的可浮性,另一種捕收劑可能會與重晶石表面有一定的作用,但通過調整比例,可以使二者的綜合效果有利于螢石和重晶石的分離。例如,一種捕收劑可能與螢石表面的鈣離子有特異性結合,另一種捕收劑可能與重晶石表面的硫酸根離子有一定的相互作用,通過合理搭配實現(xiàn)分離。
抑制劑與捕收劑組合浮選:在組合使用抑制劑和捕收劑時,抑制劑可以針對性地抑制重晶石或螢石的浮選。例如,在使用脂肪酸捕收劑浮選螢石時,加入重晶石抑制劑,抑制劑可以與重晶石表面的特定位點結合,防止捕收劑吸附,同時不影響脂肪酸對螢石的捕收作用,從而提高浮選的選擇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新的藥劑和浮選工藝不斷涌現(xiàn),有望進一步提高螢石和重晶石浮選分離的效率和效果,更好地滿足工業(yè)生產對這兩種礦物資源的需求。
推薦:常見的螢石浮選藥劑、螢石重選方法及設備、提高螢石浮選效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