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9 來源:鑫海礦裝 (180次瀏覽)
巖金礦石是指金元素以自然金或含金礦物形式賦存于巖石中的礦石。它是金礦資源的重要類型之一,其形成與地質構造、巖漿活動等多種地質過程密切相關。巖金礦石中的金通常以細微顆粒狀或浸染狀分布在石英、硫化物等礦物中,常見的伴生礦物有黃鐵礦、黃銅礦、方鉛礦等。礦石的品位差異較大,從幾克每噸到幾十克每噸不等,少數(shù)高品位礦石可達數(shù)百克每噸。那么常見的巖金礦石提煉金的工藝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了解!
目前,針對巖金礦提煉的工藝方法主要有重選法、浮選法、氫化法、混汞法等。
重選主要是利用金與脈石礦物在密度上的差異進行分選。金的密度較大,通常在19.3g/cm3左右,而脈石礦物密度相對較小。在重力場或離心力場作用下,使金顆粒與脈石礦物分離。適用于粗粒嵌布的巖金礦石,當金顆粒較大且與脈石礦物密度差異明顯時,重選法可作為初步富集手段,能有效回收部分粗粒金,減少后續(xù)處理的礦石量,降低成本。該方法所需設備有跳汰機、螺旋溜槽和搖床。
浮選是基于礦物表面物理化學性質的差異,特別是潤濕性的不同,在礦漿中添加捕收劑,捕收劑選擇性地吸附在金礦物表面,使其表面疏水,然后通入空氣形成氣泡,疏水的金礦物顆粒附著在氣泡上并上浮至礦漿表面形成泡沫層,刮出泡沫產品得到金精礦。對于細粒嵌布的巖金礦石,尤其是金與硫化物等礦物共生密切時,浮選法可有效分離金與脈石礦物,通過調整藥劑制度和浮選工藝參數(shù),能夠獲得較高品位的金精礦。
所用設備主要是浮選機,能夠使礦漿與空氣充分混合,形成穩(wěn)定的泡沫層,便于金礦物的浮選。浮選機的類型多樣,如機械攪拌式浮選機、充氣式浮選機等,可根據(jù)礦石性質和生產規(guī)模選擇合適的類型。機械攪拌式浮選機攪拌力強,充氣量可調節(jié),適用于多種礦石的浮選;充氣式浮選機則具有能耗低、充氣均勻等特點,在一些大型選礦廠應用較多。
氰化法是因為金在氰化物溶液中有較好的溶解性,在有氧存在的條件下,金與氰化物發(fā)生絡合反應生成穩(wěn)定的金氰絡合物,如4Au+8CN?+O?+2H?O=4[Au(CN)?]?+4OH?。然后通過活性炭吸附、鋅置換等方法從溶液中回收金。廣泛應用于各種類型的巖金礦石,特別是對于低品位、難選冶的礦石,氰化法能夠有效地提取金,具有較高的回收率。但氰化物有劇毒,對環(huán)境和安全要求非常高。該方法所需設備主要有浸出槽和吸附柱等。
浸出槽:是用于巖金礦石的氰化浸出作業(yè),使金在氰化物溶液中溶解形成金氰絡合物。一般采用耐腐蝕材料制成,如不銹鋼或橡膠襯里的碳鋼。浸出槽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夠保證氰化浸出過程在有氧條件下進行,且可控制浸出液的濃度、溫度和攪拌速度等參數(shù),以提高金的浸出率。
吸附柱:是在氰化浸出后,用于吸附含金溶液中的金氰絡合物,實現(xiàn)金初步富集的。作業(yè)是通過往內部裝填活性炭,結構設計要保證溶液均勻通過活性炭層,提高吸附效率。吸附柱通常有一定的高度和直徑比,且配有相應的進出口管道和閥門,便于溶液的進出和活性炭的裝卸。
混汞法是利用汞對金的潤濕能力,使金顆粒與汞接觸后形成汞齊,然后通過蒸餾等方法將汞與金分離,得到金產品。多適于處理含粗粒金的巖金礦石,可在磨礦過程中或在特定設備中使金與汞混合形成汞齊,實現(xiàn)金的初步富集。不過,由于汞的毒性和對環(huán)境的污染,現(xiàn)代金礦提煉中已較少單獨使用,多與其他方法聯(lián)合應用并嚴格控制汞的使用和回收。
混汞法所需設備主要是混汞筒,其內部有攪拌裝置,能夠使礦石與汞充分接觸混合,促進汞齊化反應。在混汞法中,用于將巖金礦石中的金與汞混合形成金汞齊,實現(xiàn)金的富集回收。
巖金礦石的提煉是一個復雜且技術要求較高的過程,需要綜合考慮礦石性質、環(huán)保要求、成本效益等多方面因素,選擇合適的提煉工藝、流程和設備,以實現(xiàn)金的高效、環(huán)保提取。因此建議進行選礦試驗,通過試驗分析,設計出適合的巖金礦石提煉工藝流程,以確保金的有效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