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解析】某微細粒赤鐵礦選礦工藝流程
2024-06-13 來源:鑫海礦裝 (279次瀏覽)
我國鐵礦雖儲量多,但大部分都以“貧細雜”為主,礦物性質(zhì)差異大且選礦難度也較大。目前可處理赤鐵礦的選礦工藝流程可有階段磨礦或連續(xù)磨礦、粗細分選、重選-高梯度磁選-陰離子反浮選工藝,連續(xù)磨礦、強磁選-陰離子反浮選工藝和焙燒、階段磨礦-高效磁選-陽離子反浮選工藝等。但具體如何選擇,需根據(jù)赤鐵礦石性質(zhì)而定。下面我們以某細粒赤鐵礦為例,介紹其中一種赤鐵礦選礦工藝流程。
某細粒赤鐵礦礦石性質(zhì)
該赤鐵礦中鐵為主要的可選元素,其中包含磁鐵礦、赤鐵礦、硅酸鐵、碳酸鐵和硫化鐵等,主要脈石礦物是SiO2,有害雜質(zhì)磷和硫都很低,對鐵精礦品位的影響很小。
通過顯微鏡下對鐵礦物的嵌布粒度統(tǒng)計,鐵礦物的單體解離度需達到90%以上,磨礦至-0.043mm占90%,才能實現(xiàn)礦物單體解離,因此在選礦過程中,需重視磨礦和分級過程,并要充分發(fā)揮預先強磁拋尾的作用,使得在實現(xiàn)礦物較充分單體解離的同時,減少因為過磨所造成的泥化對后續(xù)各選別作業(yè)的影響。
某細粒赤鐵礦選礦工藝設計
最終通過選礦實驗分析,為該細粒赤鐵礦設計了合理的選礦工藝流程:即階段磨礦-弱磁選-高梯度強磁選-重選-反浮選工藝方案。其中,磨礦細度為-0.074mm占83%,給礦濃度為28%,弱磁場強為1200Oe,強磁場強分別為10000Oe、8000Oe,該條件下進行選礦,獲得的鐵精礦品位可以達到65.32%,且鐵回收率為80.43%。
該工藝流程較為突出的特點是在磨礦之后,對礦物進行磁選拋尾,然后再對礦物進行強磁選,盡早地拋去一部分尾礦,這樣可以提高之后作業(yè)的效率和選礦效果;另外,通過搖床對強磁磁選的尾礦進行選別,其精礦和磁選所得的粗精礦再經(jīng)過細磨,可使鐵礦物充分單體解離,最終由反浮選作業(yè)除去脈石礦物,以得到較高鐵精礦品位的產(chǎn)品。
以上便是某細粒赤鐵礦選礦工藝流程的介紹,在實際選礦廠中,由于各礦物間,所含礦石性質(zhì)都有所差異,不可一概而論,因此建議,先進行選礦試驗,通過試驗分析設計適合的赤鐵礦選礦工藝方案,已到達理想的投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