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鐵礦浮選分離磁黃鐵礦
2015-09-09 來源:鑫海礦裝 (13351次瀏覽)
矽卡巖型鐵礦床在我國的分布較為廣泛,主要有用礦物為磁鐵礦,其中的含硫礦物以磁黃鐵礦和黃鐵礦為主。磁黃鐵礦具有強磁性和弱可浮性,在磁選過程中大部分進入鐵精礦,導致產(chǎn)品質量降低。采用浮選法脫硫是較為普遍的方法,而高效脫硫的藥劑制度和介質條件是浮選過程的關鍵。
礦石選別過程中,磁鐵礦是主要回收的礦物。為了保證磁鐵礦的質量,要將其與磁黃鐵礦、黃鐵礦有效分離。由于磁鐵礦與磁黃鐵礦都是強磁性礦物,在弱磁場中即可與其他礦物實現(xiàn)分離,而要實現(xiàn)磁鐵礦與磁黃鐵礦之間的分離卻很難。磁黃鐵礦是可浮性較弱的硫化鐵礦物,容易被抑制,因此可以使用適當?shù)恼{整劑來強化其浮選。要想在磁鐵礦浮選過程中有效脫除的硫并綜合回收硫化物,須采用磁浮聯(lián)合流程。若選擇先磁選后浮選工藝流程,則很容易使強磁性的磁黃鐵礦進入磁鐵礦產(chǎn)品中,要使鐵精礦中的硫含量低于0.3%,同時有效回收這部分硫化礦,則需要對磁選精礦進行浮選脫硫。
但是,經(jīng)過磁選后的磁黃鐵礦的可浮性明顯下降,使得脫硫的難度明顯增加。由于磁性很弱的黃鐵礦進入到磁選尾礦中,若要回收這部分黃鐵礦則須將磁選尾礦先脫水后浮選,這樣一來,選別流程更加復雜,經(jīng)濟成本也相應增加。因此,采用先浮選后磁選較為經(jīng)濟合理。
鑫海對磁鐵礦浮選采用浮選-磁選工藝流程的結果表明,此流程能夠將硫化礦盡可能多的回收,浮選尾礦中硫含量降至0.3%以下。該流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同時能夠收獲更多經(jīng)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