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浸法尾礦提金工藝研究
2015-10-12 來源:鑫海礦裝 (14243次瀏覽)
四川若爾蓋巴西金礦屬于小型金礦床,于1993年5月投入野外現(xiàn)場堆浸生產(chǎn),到1995年,現(xiàn)場尾礦已累積3萬多噸。由于金回收率僅有43%左右,金尾礦平均品位仍較高,所以尾礦提金技術(shù)迫在眉睫。
通過鏡下觀察,礦物成分以石英為主。次要和微量的礦物主要有方解石、褐鐵礦、毒砂、黑云母、自然金等。尾礦和原礦的粗粗粒級礦石金分布率高,細粒級礦石分布率低。但是尾礦細粒級金品位低,粗粒級金品位高,而原礦細粒級金品位高,粗粒級金品位高。原礦金平均品位為5.03×10-6,而尾礦金品位為2.55×10-6。一般尾礦中金粒度小。氧化礦中金分布不均勻,除少量在石英顆粒的膠狀物中呈現(xiàn)分散狀分布,大部分在載金礦物毒砂、褐鐵礦、黃鐵礦、以及石英顆粒之間或礦物的微裂隙中呈微細?;虺@微狀分布,少量在褐鐵礦、毒砂及黃鐵礦等硫化物中包裹。
目前尾礦提金的方法主要有常規(guī)氰化法、溴法、硫代硫酸鹽法、石硫合劑法等,取得了較明顯的效果。由于常規(guī)氰化法浸金速度快,選擇性好,成本低等優(yōu)點,在尾礦提金中已廣泛應(yīng)用。金在稀的氰化溶液中,在有氧存在時將被氧化生成氰亞金酸絡(luò)離子,氧被還原生成OH-。稱取不同粒度的尾礦置于燒杯中,加適量的含一定濃度的CaO和NzCN的水溶液,浸取一定時間后,抽濾,然后原子吸收法測量貴液金含量,計算浸出率。溴法在槽浸條件下可獲得較好的浸取率,但柱浸浸取率不理想,且成本較高。采用氰化法時,因粗礦樣部分制粒柱浸浸取率偏低,細粒樣全部粒柱浸取率成本較高,但在一定情況下采取這種方法是非常適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