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硫銅礦浮選常用藥劑有哪些?
2024-08-19 來源:鑫海礦裝 (785次瀏覽)
含硫銅礦是我國主要的銅資源,多以黃銅礦為主,主要是這類銅礦多與硫化銅致密共生,要想達到理想的銅冶煉要求,需將銅硫有效分離。目前,普遍采用高堿浮選工藝實現(xiàn)銅硫分離,但高堿環(huán)境不僅使銅的回收率偏低,而且大量的金、銀、鉬等伴生在硫化銅礦中的稀貴金屬將被抑制而進入硫精礦中,使得有價元素得不到充分的綜合利用,因此對藥劑的選擇尤為重要。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含硫銅礦浮選作業(yè)中常用的選礦藥劑有哪些?
1、硫化銅礦捕收劑
捕收劑是通過選擇性地吸附在目標礦物表面,改變礦物表面的疏水性,使目標礦物能夠牢固地附著于浮選泡沫上,從而實現(xiàn)目標礦物與其他礦物的分離和富集的一種選礦藥劑。硫化銅礦浮選時常用的捕收劑主要有黃原酸鹽、黑藥、硫胺酯類、乙硫氮和一些新型捕收劑等。
黃原酸鹽:它是硫化礦浮選的常用藥劑,對黃銅礦具有很強的捕收能力,在固體狀態(tài)下能較長期保存,但是其選擇性較差。
黑藥:是硫化礦的有效捕收劑,同時,還具有起泡性能。雖捕收能力比黃藥稍弱,但是選擇性強于黃藥,幾乎不浮黃鐵礦。
硫胺酯類:是一種選擇性良好的硫化礦捕收劑,硫代胺基甲酸酯對硫化銅礦物的選擇性比黃藥和黑藥都好,具有對硫化銅礦、銅離子活化了的閃鋅礦及金的捕收能力較強,而對硫化鐵等硫化礦物的捕收能力比較弱的特點,因而在銅硫浮選分離中表現(xiàn)出良好的選擇性;在弱堿性條件下使用,能減少石灰的用量。
乙硫氮:對黃銅礦有較強的捕收能力,且比黃藥捕收能力強,因此,在銅硫分離中選用該捕收劑能夠得到較好的選別指標。
新型捕收劑:有Y-89 系列長碳鏈的新型高級黃藥類捕收劑,T-2K、Mac-12和Mac-10的特效捕收劑,PAC捕收劑和,乙氧基羰基硫逐氨基甲酸酯捕收劑等。
2、硫化銅礦抑制劑
抑制劑是通過抑制或削弱某些礦物的可浮性,從而阻止這些礦物在選礦過程中上浮,來實現(xiàn)礦物間有效分離的。在硫化銅礦選礦廠中抑制劑多是用來抑制礦物中存在的硫化鐵礦物。常見的硫化銅礦抑制劑有無機抑制劑和有機抑制劑和組合抑制劑等。
無機抑制劑:主要采用的是石灰進行銅硫分離,礦漿的pH值或礦漿中游離的石灰含量很重要.當黃鐵礦含量高時,要求礦漿pH>11,或礦漿中游離氧化鈣含量應(yīng)達到700~1000/m3,以此抑制大量的黃鐵礦.對含黃鐵礦少的浸染礦,礦漿pH值約為9時,就能抑硫浮銅。
有機抑制劑:種類較多,小分子有機抑制劑的選擇性較好,大分子有機抑制劑的抑制能力較強,如CTP抑制劑能取代部分石灰,實現(xiàn)低堿度銅硫分離,并且CTP還有利于金、鉬在銅精礦中的富集。
組合抑制劑:在低堿條件下,焦性沒食子酸+單寧酸、CaCl2+單寧酸、NaClO+焦性沒食子酸、NaClO+腐殖酸鈉等,都得是黃鐵礦的高效抑制劑。
以上是含硫銅礦石浮選藥劑的介紹,在實際選礦廠中,無論是哪種銅礦石,在藥劑選擇上需根據(jù)實際情況而定,因此建議進行選礦試驗分析,通過不同的試驗,最終確定適合的藥劑類型及用量,以獲得理想的浮選指標。